氯化钠-硫酸钠MVR蒸发器分盐系统
来源:本站日期:2023-04-10 03:02:47 浏览:2351
高盐废水中分盐结晶过程的分离对象主要是氯化钠和硫酸钠,分分彩蒸发器小编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氯化钠-硫酸钠MVR蒸发器分盐系统。
一、分盐结晶工艺思路
分盐结晶工艺思路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利用废水中不同无机盐的浓度差异和溶解度差异,通过在结晶过程中控制合适的运行温度和浓缩倍数等来实现盐的分离,即通常说的热法分盐结晶工艺。高盐废水的热法分盐结晶工艺主要包括直接蒸发结晶工艺、盐硝联产分盐结晶工艺和低温结晶工艺。
二是利用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离子半径或者电荷特性等的差异,通过膜分离过程在结晶之前实现不同盐之间的分离或富集,再用热法结晶过程得到固体,即膜法分盐结晶工艺。
膜法分盐结晶工艺包括纳滤分盐工艺和单价选择性离子交换膜电渗析分盐工艺(简称电渗析分盐工艺)。
二、氯化钠硫酸钠MVR蒸发器分盐技术原理
同离子效应和溶解度差异性是我们实现氯化钠硫酸钠分盐结晶提纯的前提。
氯化钠和硫酸钠共存的三元水盐体系溶解度数据是我们应用MVR蒸发器及连续结晶器系统实现二者分质结晶的理论依据。
盐硝共溶时,溶液对于氯化钠的容纳能力要远大于硫酸钠,例如盐硝三元混合溶液中盐硝共饱和浓度(100℃)分别为26%和4.4%。
低浓度的盐硝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后,氯化钠允许富集至浓度26%,而溶液中允许溶解的硫酸钠浓度则会因氯化钠浓度的提高而受到挤压。即使硫酸钠初始浓度较高,也会因为氯化钠浓度的不断提升而被赶出水相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终硫酸钠浓度被迫降低至4.4%。
不同的温度下硫酸钠和氯化钠具有不同的共饱和浓度,二者相互制约的浓度以及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是实现硫酸钠氯化钠MVR蒸发分离的关键。
三、硫酸钠和氯化钠分盐工艺形式
硫酸钠氯化钠混盐溶液蒸发结晶分离提纯工艺亦称盐硝联产工艺,又称盐硝分质结晶工艺。采用微负压的MVR蒸发结晶系统,配以高浓度的氯化钠母液低温蒸发(或冷却)结晶,在高温段产出硫酸钠(元明粉),在低温段产出氯化钠,二者产品纯度均可控。
热法盐硝分质结晶工艺,无需纳滤工艺的参与即可实现盐硝分离,流程路线短,尤其当水中硫酸钠浓度较高时优势更加明显。
低硝高盐溶液采用纳滤分盐后的浓水采用MVR盐硝分离结晶装置可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消耗,两种工艺的相互配合可达效益的更大化。